西域埋长史,何寻精绝城?

中国文促网 2021-03-21 13:36:02
浏览

  中新社北京3月21日电 题:(东西问)西域埋长史,何寻精绝城?

  作者 刘文锁(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兼考古学教研室主任)

西域埋长史,何寻精绝城?

  编者按: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,多种宗教并存。公元前60年,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,新疆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。新疆考古中的诸多发现,如《鬼吹灯》中精绝古城所在的尼雅遗址中曾出土过汉、西晋时期的汉文简牍,汉代流传的习字蒙书《仓颉篇》和佛教文献等,长期关注尼雅考古的中山大学教授刘文锁的研究表明,这些发现印证了这一时期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管辖,汉文化在西域的传播,以及佛教在西域的盛行和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生活在新疆的各族人民交融互鉴,形成了新疆多元一体的格局。

作者刘文锁在新疆米兰吐蕃城堡遗址前留影

作者刘文锁在新疆米兰吐蕃城堡遗址前留影

  《鬼吹灯》是从“精绝古城”开始的。这部小说的作者为什么会想到“精绝古城”呢?我想,或许是从《汉书·西域传》里获得的灵感吧?“精绝”是个很酷的名称,像一个意味深长的古老密码。

  “精绝”是什么呢?

  故事要从汉朝说起。中国之拥有西域(包括新疆在内)始于汉朝,汉朝之拥有西域始于汉武帝(前140-前87年在位)的经营,当时把阳关、玉门关以西的地区称作“西域”。除了在楼兰等战略要地的军事征战,还派出了张骞(前164-前114)等使节出使大月氏、大夏、乌孙和大宛等中亚绿洲城邦。到汉宣帝神爵二年(前60年),汉朝正式设立了西域都护府管理天山南北等地。

莫高窟“张骞出使图”(《中国石窟·莫高窟》)

莫高窟“张骞出使图”(《中国石窟·莫高窟》)

  汉朝使节尤其是西域都护府获得的西域知识远远超过了先秦时期,这是当年汉朝史家班固编撰《汉书·西域传》时的信息源。这些受到汉朝册封的西域城邦,是从早期铁器时代延续下来的一个个大小不等的部落,一些部落说古印欧语。精绝就是这样一个在塔里木盆地南道上的小邦。它的名称初现于《汉书·西域传》。

  在《西域传》的记载中,精绝王驻地精绝城,人口四百八十户,三千三百六十人。大约在东汉初年的兼并中,精绝被并入了塔里木盆地东南部的大邦鄯善中。这种状况大体维持到公元4世纪消亡为止,从尼雅遗址发现的大批佉卢文书也到这个时间终止。

  为什么《西域传》把这个小邦译写为“精绝”呢?看上去这两字很像汉语。不过,根据当时汉人翻译西域“胡语”(非汉语语言)的规则和汉语语音,现在已经知道“精绝”是尼雅遗址出土佉卢文书中的Cad’ota的对音。在佉卢文书中,这个地名明确指尼雅遗址当地。这样就涉及到了“精绝”的方位和尼雅遗址。

沙埋精绝废墟

沙埋精绝废墟

  到尼雅遗址寻找“精绝”

  尼雅遗址位于新疆民丰县城以北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,尼雅河古尾闾绿洲上。

  1900年,英国探险家斯坦因(M. A. Stein, 1862-1943)在当地向导指引下,找到了尼雅遗址。遗址所呈现的沙埋古文明的景况令人惊叹。在1906和1930年的探险中,他又进入了遗址。从遗址掘获了大批文物。

  斯坦因后另有一些人造访过尼雅遗址。但是,科学的考古调查和发掘直到1990年代才实现。当时,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日本龙谷大学等机构合组的中-日共同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,对遗址展开了共九个年度的考古调查和发掘(1988-1997)。

  第一个将尼雅遗址比定为汉代精绝的是斯坦因。这个观点得到了王国维的肯定。1931年,斯坦因在尼雅遗址获得了一枚写有“汉精绝王承书从事”的木简。这个证据坚定了王国维等人的推论。

“汉精绝王”木简(国际敦煌项目网站)

“汉精绝王”木简(国际敦煌项目网站)